停滯性膨脹的前兆:A Whiff of Stagflation
停滯性膨脹的前兆
A Whiff of Stagflation
作者:Paul Krugman, NY Times, 2005, 4, 19
譯者:milo
譯文:
七零年代高漲的油價和商品價格造成停滯性膨脹-高通膨與高失業的組合,這也使得所有的政策工具都無法施展。如果聯準會調帳利率以創造就業機會,這會有通膨循環的風險;如果調高利率抑制通貨膨脹,會進一步使得失業率更加惡化。這個狀況還會再發生嗎?
上星期,對於停滯性膨脹籠罩的疑慮造成股市跌至五個月來的新低。但是,卻只有極少人注意到,新型態的“溫和停滯性膨脹”已經來臨-在遠低於完全就業的經濟體中,出現緩步上升的通膨。以歷史標準來看,沒錯,失業率其實不算太壞,而通貨膨脹率也相對處於較低水準。但是,儘管勞動市場的狀況比官方數據來得差,通膨還是慢慢爬升,而且持續攀高。
讓我們先看看勞動市場現況。官方報告的失業率是百分之5.2,大約和柯林頓主政時代的平均水準相當。
但是,失業率的統計僅僅涵蓋積極主動尋找工作的勞動者。而其他的每一個指標,都顯示出比九零年代更差的狀況。例如,更少的成年人口受僱佣;比九零年代更長的平均失業時間-這個指標可用以估計從失業到找到新工作的時間長短。更重要的是,疲弱的勞動需求讓勞動者毫無議價空間,因此,他們無法持續就業:薪資的調整幅度微小,完全無法跟上通貨膨脹速度。
在這些令人失望的數據之外,是緩慢的工作機會創造。私人部門的的僱用水準仍然比2001年景氣衰退前還低。
狀況可能原本還會更糟(其實已經是這樣了)。但是,對於生活水準依賴於工資的民眾-不是依靠資本利得生活的民眾,換句話說,也就是大部分的美國人,他們並不是相當樂觀。約有三分之二的民眾向民調機構表達,現在的經濟體情況只是“還好”或“差”,並非“好”或“極佳”。為何聯準會已經多次調高利率了呢?因為,聯準會擔心通貨膨脹發生,通貨膨脹率已經升高到聯準會所能接受的2~3百分點的上限。
是什麼因素造成通貨膨脹升高呢?應該不是工資水準:勞動成本持續下降中,因為工資水準的成長低於生產力的成長(milo按:以正常的國語來說,也就是實質工資水準下跌,因為生產力的成長高過工資成長)。價格應該是這個故事的主角,但也不是主因。商品價格也在升高當中;健保成本也在蠢蠢欲動中。產能的短缺、亞洲強勁的需求成長,以及弱勢的美元,都造就了水泥業以及鋼鐵業的“議價能力”。種種的現象加起來就形成了“溫和停滯性膨脹”:即使現在的經濟體不像是在完全就業的狀態,通貨膨脹也使得聯準會需要踩一下煞車。
我們不需要誇大事實:至少不是要回到70年帶的經濟悲慘狀態。事實上,如果我們現在正在經歷“溫和停滯性膨脹”,這表示如果經濟體有任何意外狀況發生,將沒有有效的政策工具可供操作。假設,近期資料所顯示的消費意願下跌超出我們預期,經濟成長也停擺(不久之前,許多經濟學家已經思考過,超過50多元的油價會造成景氣衰退)。聯準會是否停止調高利率,並且不引起美元走跌以及通膨升高?(milo按:用正常的國語說,調高利率可以微持強勢的貨幣,但是會造成消費意願下降,因為存錢比花錢好,因此,調降利率雖能刺激消費,是可能造成美元下跌以及通貨膨脹)
再假設,如果有石油供給的不順暢,或是沙烏地油田減產的警告成真。或是,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認為持有太多美元了。又或是,房地產成長泡沫化。這其中的任何一個事件都會讓“溫和停滯性膨脹”惡化。
如何才能挣脫這個困境呢?就像大家常說的,絕不是從現在才開始。我們應該在廉價石油的年代,就應該節約資源;我們應該醫療成本成長緩慢的時候,改革健保系統。對了,還有就是,如果沒有沉重的財政赤字負擔,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政策工具選擇。
所以如果這些狀況真的都發生了,我們只好等這看,這個以政治操作決定經濟政策,財政部長僅是宣導政策並解決危機的執政當局,能有多好的表現了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
<< Home